房企造车 就差汽车?

2021-01-26 22:01:41 和讯名家 

  

  2014年4月,一个名叫埃隆·马斯克的男人带着十几辆特斯拉Model S赶赴中国,向第一批中国用户交付了车钥匙。此后,一场新能源造车的热潮席卷国内。在这场新能源造车的饕餮盛宴中,房企没有置身事外,最积极的当属恒大。

  雷达财经出品  文|李万民 编|深海

  新能源汽车史上最大规模的融资落在了恒大。

  1月24日晚,恒大汽车公告宣称,以每股27.3港元向6名投资者定向增发9.52亿股新股,占公司扩大后总股数的9.75%,共筹集资金260亿港元。次日,恒大汽车股价暴涨51.67%,市值涨1362亿港元。

  自特斯拉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兴起一轮新能源造车热潮,入局者一茬又一茬,房企也不甘寂寞。恒大、宝能、万通、富力、华夏幸福(600340,股吧)等众多房企,有的浅尝辄止便迅速撤离,也有的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

  有行业人士称,房企造车,造车多年,建厂的地皮有了,造车的技术设备有了,就差车。

  恒大汽车飙涨 喊话超越欧美

  2014年4月,一个名叫埃隆·马斯克的男人带着十几辆特斯拉Model S赶赴中国,向第一批中国用户交付了车钥匙。此后,一场新能源造车的热潮席卷国内。

  经过激烈拼杀后,造车新势力中的“四大”决出:蔚来、理想、小鹏、威马。它们复制着特斯拉的神话,在马斯克登顶全球首富之时,已经上市的蔚来和理想,前者的股价一年涨了15倍,后者的股价也已经翻了一倍。

  在这场新能源造车的饕餮盛宴中,房企没有置身事外,最积极的当属恒大。

  2017年,贾跃亭极力推销法拉第未来。彼时,贾跃亭深陷乐视网(300104,股吧)债务危机,大量资产被冻结,对资金极度渴求。许家印旗下香港时颖公司的赵渡出面,与贾跃亭签订了协议,次年二月,一家用于在国内造车的公司——睿驰智能汽车(广州)有限公司(下称睿驰)正式成立。

  但恒大与法拉第未来的合作因资金问题而闹掰,随后恒大准备转而自己造车。

  2018年9月,恒大斥资145亿元,入股拥有全球最大汽车经销渠道的广汇集团;2019年1月,恒大以9.3亿美元收购瑞典电动汽车公司NEVS的51%股权,同时花费10.6亿元入主卡耐基新能源,掌握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3月15日,又以5亿元收购拥有世界先进轮毂电机驱动技术的泰特机电70%股份。

  此外,恒大还一次性注册了五家新能源汽车子公司,注册资本高达20亿美元,将恒大的新能源汽车布局覆盖到整车生产、电池制造、汽车销售、充电桩制造与运营的全产业链上。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恒大健康产业集团副董事长彭建军称,有14款车正在同步进行研发,恒驰1号计划2020年亮相,2021年实现量产。

  去年6月,恒大健康公告拟全资收购电动汽车公司NEVS股份后,更名恒大汽车,公司股价一路飙涨。从去年6月10日至今年1月25日收盘,股价上涨了6倍,从6港元飙到了50港元。1月24日,恒大汽车公告,向6位投资者定增共筹集260亿港元。

  1月25日,恒大汽车股价暴涨51.67%,市值涨1362亿港元。

  对此,恒大总裁夏海钧在朋友圈表示:恒大汽车市值超一举超越地产主义,达4200亿港元,预示着恒大战略转型成功,中国汽车超越欧美汽车的梦想即将实现。

  大量拿地 就差汽车

  “恒大汽车就差汽车了”。

  在恒大汽车1月25日股价大涨时,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微博上说了这么一句。微博下方,一位网友评论,“这话真没说错,说威马再涝我也在街上看到过威马的车,恒大的谁见过。”

  2020年8月3日,在上海、在广州,恒大汽车六车齐发,覆盖了从A到D所有级别车型,包括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乘用车细分车型。在媒体的宣传中,恒驰是“特斯拉的劲敌”,是“国产新能源车巨头”,是“颠覆者”,是“蝙蝠侠”。恒大汽车放言,“才貌双全”的恒驰上市后有望迅速抢占市场,超越特斯拉成为行业龙头。

  按照恒大此前的规划,2021年将是恒驰汽车的量产之年。目前为止,恒大展示给外界的,尚只是样品,量产的更具体时间表仍属未知。

  与此同时,公司大量拿地。睿驰成立2个月后,即拿下广州南沙开发区40.09万平方米工业用地。此后,恒大在沈阳、郑州、上海、六安、天津、湘阴等多地与政府签订协议,拿地总面积也超过万亩。

  随着一块又一块地皮被拿下,恒大造车的声势越来越大。媒体宣传中,“一次发布6款新车,恒大跨界造车将迎战特斯拉”。

  去年11月,一篇题为《恒大造车的荒诞往事》的文章刷屏,将恒大推到了风口浪尖。文章中称,每次许家印来视察,恒大南沙基地都像实景影棚,“工厂是真的、设备是真的、生产线是真的,但车是道具,参观几个景点。”工人连工位都无法站满,在生产线上“假装比划”,而许家印可以面带笑容地回忆28 年前在舞阳钢铁厂当车间主任的感觉。

  不过,此事未有后续。

  “造车是个静心坐冷板凳的工作。只能说,一些资金也是彻底的投机。只是,在这个生死当口,祝他们好运。” 对于恒大汽车的260亿定增,投资人程宇如此表示。

  房企造车 成效几何?

  恒大之外,宝能造车也颇为积极。

  2017年3月份,宝能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作为宝能集团旗下整车资源聚合和业务发展平台,宝能汽车业务涵盖传统和新能源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研发、汽车销售与服务、汽车金融、汽车出行等相关领域。同年12月底,又斥资65亿元收购观致汽车51%股权,再次昭示了造车决心。

  除了入主观致汽车之外,宝能汽车还自建了鸿鹏新能源、臻宇新能源,分别进行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的研发;在深圳全球研究总部成立了智能网联院,在日本成立了电池和新能源研发中心,并拟成立德国工程中心、美国前瞻技术中心、意大利造型中心;成立宝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在全国主要市场快速地布局直营店。

  此外,宝能旗下的韶能股份(000601,股吧)生产汽车变速器零部件及总成,中炬高新(600872,股吧)可以生产汽车精密锻件,南玻集团可以生产汽车玻璃,联动云出行平台可以消费车辆。在造车这件事上,秣马厉兵。

  宝能的入局,令观致汽车2018年销量直接从上一年的1.5万辆“逆市”暴涨至6.3万辆,同比增长了3.2倍。但根据公开报道显示,这6.3万辆中,仅有1.1万辆是通过4S店卖出,其余约5.2万辆,是通过宝能旗下的共享出行品牌联动云来实现的。

  有媒体报道称,观致汽车的销量猛然拔高,秘密在于“自产自销”。

  但这种“自产自销”却没办法持续。2019年,观致汽车的销量直接腰斩,滑落至2.3万辆;2020年前9个月,观致汽车销量为0.65万辆,月销量仅700辆左右。相比于宝能规划的135万辆的产能,销量连零头都算不上。

  与恒大类似,宝能也趁机拿到多个地产项目。据媒体报道,宝能西安基地边上的"汽车小镇",已经拿到了预售证,可售项目有公寓、别墅和loft。在环绕宝能生产基地的周边,数栋楼宇正在建设中。

  而宝能八大整车制造基地中,仅西安完成阶段建设。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从奠基到预备生产,只花了10个月时间。房地产公司盖厂房,拼不过一家车企。

  “地产被持续管控,地产商转型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也可以理解,起码这个行业还有热度,还有故事可讲,还有各类补贴,最重要的可以利用现有的政府、土地、资本等原有的资源,和整车制造项目做整合。搞好了可以脱胎换骨、一飞冲天,搞不好也不会比现在差多少。”对于房企造车,有行业人士表示看好。

  理论是一回事,实践又是一回事。除了恒大、宝能,看好新能源汽车的房企还有更多,但成事者寥寥。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房企,有的思前想后没有迈出第一步,如万通地产(600246,股吧)(后更名万通发展),本来在2018年7月29日公告要收购星恒电源78.284%股权跨界新能源电池,最终在年底终止了这笔交易。

  有的一沾即走,如富力,2017年7月高调宣布联手华泰汽车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根据富力发布的2019年一季度财报,公司负债总额达到3218.61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82.04%,合作方华泰汽车是负债375.6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8.9%的“大负豪”,一个月后的2019年中期业绩会上,富力已经明确表态告别造车梦。

  还有的浅尝辄止,如华夏幸福,2017年12月,王文学个人出资3.3亿元收购了合众新能源近53.4%的股份,次年6月还推出了NETA哪吒汽车,但到年底时,王文学悄然卸去合众新能源法人头衔,公司最新股权穿透后的实际控制人也变成了“泛海系”的卢志强(天眼查数据)。

  就在房企们试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捞金的时候,一些车企却卖起了房。比较著名的案例是海马汽车,这家车企2017年以“净利润”/“销量”来计算的单车利润仅有339.93元/辆。由于亏损不断,为了保壳,海马汽车选择卖房,根据其2019年财报数据,处置342套闲置房,扣除处置成本取得1.35亿元处置收益,平均一套房39.59万元处置收益。卖一套房,抵得上卖一千多辆汽车。

  对此,玻璃大王曹德旺曾表示,很多车企辛辛苦苦造车一辈子,还不如买一栋楼赚的钱多。

  在房企之外,卖家用电器的格力,卖手机的苹果,卖吹风机的戴森,卖摩托车的雅马哈,也都曾试图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溅起的水花不大。

  有关部门的目光很快注视过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地发改委在11月18日前向国家发改委产业司上报各地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情况。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文件中要求各地发改委详细报告恒大、宝能等企业2017年以来在当地投资和拟投资建设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情况,包括土地占用、建设内容、项目进展、完成投资等情况。

  有行业人士告诉雷达财经,造车是一个重资本投入行业,恒大、宝能等房企拿地挣钱贴补造车成本,本身无可厚非,关键要看这些房企是真造车还是为了圈地,目前来看,恒大和宝能有造车的诚意,前景究竟怎样,还需要时间去观察。

  雷达财经 出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雷达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