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外资金融巨头出手了,8000万回购自家股票,什么信号?

2022-09-22 09:38:18 券商中国 微信号 

9月21日,渣打集团(02888.HK)发布公告,2022年9月20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耗资1022.44万英镑(折合约8178万人民币)回购168.4万股,回购价格每股5.988-6.164英镑。

截至2022年9月21日收盘,渣打集团报收于53.75港元/股,下跌2.09%,换手率0.02%,成交量48.7万股。

从市面的消息来看,投行对该股的评级多以中性为主。据不完全统计,近90天内至少有3家投行给予渣打集团中性评级。

实施8000万元回购

9月21日晚间,渣打集团港股公告称,2022年9月20日,该集团在伦敦证券交易所耗资1022.44万英镑(折合约8178万人民币)回购168.4万股,回购价格每股5.988-6.164英镑。

截至2022年9月21日收盘,渣打集团报收于53.75港元,下跌2.09%,换手率0.02%,成交量48.7万股。

从市面的消息来看,投行对该股的评级多以中性为主。近90天内共有3家投行给出中性评级。例如,8月初,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予渣打集团“中性”评级,目标价64.1港元。

“公司次季拨备前经营溢利胜于市场预期,不过净利息收入和净息差则差过该行预期。”花旗集团认为,渣打财顾管理收入疲软,不过资产质量具韧性且资本实力强劲,一级资本比率按季维持在13.9%,比市场预期高40点。

在美银行二季度回购疲软

反观大洋彼岸的华尔街银行巨头们,其股票回购在第二季度出现萎缩。

据巴克莱分析师Jason Goldberg称,美国六家大型银行二季度仅回购了51亿美元的股票,低于第一季度的175亿美元和去年第三季度的280亿美元的高位。有分析称,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六大银行巨头的回购金额都不到50亿美元。

此前,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一度向投资者表示,他们将暂停回购以积累资本。同时,美国银行(BAC)、高盛集团(GS)、摩根士丹利(MS)和富国银行(WFC)四家华尔街银行巨头都没有对投资者作出有关承诺,即会在2022年下半年达到特定的回购水平。

通常来看,上市主体在股价高企时回购大量股票,然后在股价受到打击时不得不缩减回购规模。有分析人士称,投资者喜欢看到银行回购股票,部分原因是这有助于他们“控制自己的股票命运”;另一方面,回购使得其减少了股票数量,提高了每股收益,同时减少了股息支出。

对于不少银行股投资者而言,“回购荒”令他们感到沮丧。与此对应的是,摩根大通、美国银行、摩根士丹利等股价在今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几近下跌双位数。

银行股因对经济衰退的担忧而下跌,相对于收益和账面价值而言,其交易价格低廉。有分析师认为,银行回购减少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联邦监管机构更高的资本要求、监管压力测试的严格评估,此外,更高的利率也降低了银行债券投资组合的价值。

富国银行银行分析师迈克·梅奥表示,“回购的步伐正在放缓,大型银行更是如此。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里,银行正在稍作喘息,以在内部产生可用于2023年回购的资金。”

有外资银行分析师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银行一直是其股票最激进的购买者之一,其中一些银行每年回购5%至10%。在监管机构在2020年下半年禁止回购后,大多数银行在2021年恢复了回购。

压力测试势态乐观

今年年中,美联储公布了美国银行业的年度压力测试结果,被审核的所有银行都通过了2022年压力测试。这意味着,这些美国银行们有足够的资金来应对失业率飙升、房地产价格暴跌和股市暴跌等因素。

具体而言,美联储2022年的压力测试包括“一场严重的全球衰退,伴随着一段时期商业房地产和企业债务市场的压力加剧”。这些都是基于疫情影响下的迹象,虚构的经济低迷“因远程工作的长期持续而被放大,导致商业房地产价格下跌幅度更大,进而波及企业部门并影响投资者情绪”。

该情景的特点是,美国失业率达到10%的峰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底下降3.5%,股票价格下跌55%。由于失业率上升和需求下降,2022年第三季度通货膨胀率急剧下降至1.25%。

在假设的经济崩溃期间,美联储审查的33家银行贷方的预计总损失为6120亿美元,但均能够保持在其最低资本要求之上。如果一家银行在测试后一年的任何时候违反其所谓的压力资本缓冲,美联储可以对其实施制裁,包括限制资本分配和奖金支付。

通过测试后的银行业巨头们,将可以股息和股票回购的方式向投资者返还数百亿美元。彼时,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银行继续拥有强劲的资本水平,使它们能够在严重衰退期间继续向家庭和企业放贷。”

外媒预计,美国银行业巨头今年将向股东返还800亿美元。

实际上,由于大型银行在新冠疫情期间积累了大量过剩的资本,去年,美国六大银行的股息支付增加了近一半,仅摩根士丹利就将其季度派息翻了一番,并且宣布了高达12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