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赴港IPO:紧急收购软件公司扩充客户数,与互联网巨头“硬碰硬”胜算几何?

2023-01-18 22:40:09 洞察IPO 微信号 

作者:苏杭

出品:洞察IPO

近日,多点数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点”)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瑞信、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作为物美孵化的零售SaaS(软件即服务)平台,多点依靠物美及其关联方实现了收入的大幅增长,但客户数扩充艰难,持续亏损,面对互联网巨头下场直接竞争,多点胜算几何?

01

收入依赖关联方物美

2015年4月,华为荣耀前总裁刘江峰离职创立多点,前华为高管李文智,前京东高管林捷,前唯品会高管韩鑫,以及物美电商事业部核心人物、物美实际控制人张文中的外甥张峰为联合创始人,物美作为大股东,并通过对赌,拉来了IDG资本1亿美元的天使投资。

最初,物美主要联合传统商超搭建生鲜电商平台,主打“零库存、轻资产、自建物流、1小时送达”。

发展到后来,多点与华润、物美、麦德龙、天虹等超过500家的超市门店合作,业务覆盖13个城市,后进一步上线了“全球精选频道”,开始涉足商品采购,这也触及物美不希望多点接触供应链进而动摇自己优势的逆鳞。

生鲜电商烧钱补贴、盈利模式不明朗的问题,多点也没有逃过,加上内部的控制权之争,2016年3月,市场传言,刘江峰、李文智已经离职,多点也开启了涉及1500人的裁员,公司将由物美全面接盘。

虽然后来公司进行了辟谣,但大部分传闻最终都成为现实。经历一番业务线精简,多点只留下了北京和杭州的业务,合作超市也所剩无几,几乎变成了物美的电商事业部。

后来,多点也曾与中百集团(000759)、7-Eleven(广东)等合作,但目前收入来源仍以物美集团及其关联方重庆百货(600729)集团、银川新华集团及麦德龙中国实体。

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9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多点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4.87亿元、10.45亿元及11.02亿元。

其中,来自第一大客户物美集团营收分别为1.56亿元、2.66亿元、4.73亿元及4.9亿元,占比分别为59.10%、54.50%、45.30%及44.40%;来自重庆百货集团、银川新华集团及麦德龙中国实体的收入合计占比分别约为8.8%、12.1%、22.6%及28.9%。

不过,即使关联方不断输血,多点仍迟迟未盈利。报告期各期,其净利润分别为-8.3亿元、-10.9亿元、-18.25亿元及-4.81亿元。

02

紧急收购软件公司

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招股书显示,多点主要为本地零售业提供基于云的一站式端到端的数字零售SaaS平台。

服务包括三部分:零售核心服务云,主要为零售商提供专有的Dmall OS系统及AIoT(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电子商务服务云,帮助零售商建立及经营其自己的线上商城,并将其与Dmall市场上的消费者连接起来;营销及广告服务云,通过多点移动应用程序、小程序为品牌商及零售商提供营销工具,并通过合作门店的广告位提供线下广告服务。

其中核心是零售核心服务云,也是多点最想做的。多点开发了一个一站式SaaS平台——Dmall OS系统,其中包括总部管理、产品采购流程管理、供应链管理、商品管理、门店管理及消费者会员管理等模块,可以智能分析商品组合、品类结构等,给出选品、商品排列等结果。

以及由智能收银产品等硬件设备及配套服务组成的AIoT解决方案,帮助零售商建立数字集成零售网点,整合线下数据以实现更高效的门店管理。

图片来源:多点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使用多点零售核心服务云的客户数量自2019年的61家增加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336家。

不过,《洞察IPO》发现,2021年多点的零售核心服务云客户数大幅增加主要因为操作系统的客户数大幅增加,9月底到12月底的3个月间就从23增至167,而在当年11月,多点收购了深圳昂捷(昂捷信息:870111.NQ)51%的股份。

深圳昂捷从事零售流通行业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研发、销售和服务,为商超连锁、百货等客户提供业务管理和经营分析等信息系统管理软件。根据深圳昂捷2021年年报,其解决方案和软件产品已应用到国内几百家大中型零售商业集团及知名企业。

图片来源:多点招股书

报告期内,操作系统的收入分别为5772.6万元、1.19亿元、2.88亿元及4.3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8%、24.5%、27.6%及39.8%,2019-2021年变化不大。

同期,操作系统的每名客户平均收入分别为2886.3万元、1492.81万元、172.74万元及178.99万元。2020年同比降低48.28%,2021年降幅达88.43%,如果不是多点“割肉”换规模,那么收入与客户数的增长幅度显然不太匹配,很难不让人猜测此举意在“美化报表”。

图片来源:多点招股书

无论是“割肉”还是“美化报表”,多点此举意欲何为?或许与其客户扩展艰难有关。

《洞察IPO》发现,在一台新手机上下载多点APP后,先是需要授予定位权限或手动输入地址,输入后默认显示的是距离最近的物美超市,而如果想要浏览其他超市或便利店,则需要点击左上方小图标后手动更改门店。

对于不熟悉APP或是年纪较大的消费者来说,如果没有在首次下载之后注意到APP的文字提醒,在后续使用时几乎很难发现这一入口。

图片来源:多点APP

多点与物美的亲密关系,以及这种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操作,难免令合作方心生顾虑,而仅凭一百多个客户,又显然很难向市场讲故事,于是紧急收购一家客户众多的相关行业公司让数字好看一点,似乎也不难理解。

03

与互联网巨头“硬碰硬”胜算几何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本地零售市场规模巨大,2021年市场规模达13.3万亿元。加上数字化渗透率较低,且线下零售行业受线上冲击较大,急需转型,因此零售云解决方案行业市场广阔。

2021年,中国零售云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为132亿元,2016年-2021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1.3%,预计2021年-2026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也将达到45.0%。

如此广阔且高增速的市场也顺理成章地吸引了急需新增长点的互联网巨头们。

2020年8月,达达集团发布了由旗下即时零售平台京东到家自主研发的“海博”系统,可提供商品管理、会员运营、营销活动、履约优化、全渠道数据看板等服务。

据达达集团二季报,截至2022年6月底,海博系统已覆盖约200个商家的约7700家门店。

2021年5月,阿里巴巴发布服务实体零售行业的数智化SaaS“翱象”,可以为商户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消费者需求洞察、商品经营效率提升等。

该系统发布之初的数据便显示,已有近60个零售商家和生态合作伙伴与“翱象”签署合约,覆盖门店数量接近7500家。

单从“海博”及“翱象”的解决方案内容来看,与多点相差无几。

从技术上来看,阿里、京东都是互联网起家,依靠自身的云平台,有更坚实的底层技术支撑。

而令多点引以为傲的零售基因,阿里也具有运营大卖场大润发及新零售盒马的经验;京东也自2017年开始在线下布局“一站式概念生活场”七鲜超市。

同时,相较于多点只能对接自己的DMALL商城,“海博”与“翱象”都可以对接多个第三方到家服务平台。

此外,有赞也在积极布局门店SaaS,2021年上半年,联合伯俊科技实现了“订单通”、“商品通”、“库存通”、“会员通”、“积分通”、“优惠券通”、“储值通”等。以及汇通达等主攻下沉市场的零售SaaS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抢占市场。

中国的零售行业高度分散,参与者极多,即使是互联网巨头的阿里和京东,也很难独占市场,这就给多点这样的细分领域排头兵留下了机会。但站在这个硝烟刚起的时刻,未来的市场格局仍然难以断定。依赖关联方、盈利遥遥无期的多点,能给投资者提供的想象空间或许不多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洞察IPO。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崔晨 HX015)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